年轻人为什么逃离厦门?
听说过“逃离北上广深”
没听过“逃离厦门”?
那是因为你不是一名“厦漂”
深圳、上海、北京
是中国内地房价最高的三个城市
然而第四城不是老牌的广州
也不是新兴的杭州
而是厦门
横屏观看体验更佳
厦门岛与鼓浪屿全景
▼
均价直逼5万的房价
让一众应届毕业生明白
厦门能安放慵懒的灵魂
却容不下慵懒的身体
作为一座位于亚热带的滨海城市
这里是现实中的
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”
屡屡上榜“中国十大宜居城市”
从鼓浪屿看厦门岛
▼
却又总是因为居高不下的房价
让年轻人望而却步
或早早逃离
厦门
为何成了一座
宜居却不宜奋斗的城市?
厦门世茂海峡大厦,厦门市地标性建筑
▼
厦门的历史不算悠久
明洪武二十年(1387)
为防御倭寇
厦门岛上设中左守御千户所
(明代一种军队称呼)
筑城墙
此时的厦门岛也被叫做中左岛
但是百姓仍俗称厦门(也写作下门)
厦门明清古城墙遗址
▼
厦通“夏”
古时有“大”的意思
“门”是地名的通称
古时船户、渔民形象地
将江河入海处有山崖的地方称为“门”
如“虎门”“澳门”
厦门即国之大门
晨曦中的厦门岛(左)与鼓浪屿(右)
▼
明永历五年(清顺治七年,1650年)
抗清名将郑成功驻兵厦门
改中左岛为思明州
所辖境域包括
厦门岛、鼓浪屿
金门岛、小金门岛等岛屿
这也是现在厦门思明区名字的由来
清康熙十九年(1680)思明州被废
恢复“厦门”的名字
厦门发展的历史直到此时
都只是海防前线
鸦片战争之后
厦门被迫成为开埠的通商口岸之一
国之将倾之际
厦门却迎来的它发展的第一次浪潮
港口贸易空前发达
是近代中国的贸易和商业中心之一
岛内的老街区
至今保留着浓郁的南洋风情
厦门中山路,始建于1925年
▼
鼓浪屿也随之成为“万国租界”
这座不足2 km²的小岛
坐拥13个领事馆
600多个历史建筑
十九世纪时
这里是中国人均钢琴拥有率最高的地方
据说当时行走在岛上
就能听到房子里飘出的琴声
清晨中的鼓浪屿,岛上还保持着过去的建筑风格
▼
为了维护昔日这份美好
厦门市政府规定
除环岛电动车外
不允许机动车辆上岛
解放前
鼓浪屿的建设得益于殖民者
而厦门岛的建设则得益于近代华侨
厦门近代的三大公共事业
即厦门电灯电力公司
厦门自来水公司
厦门电话公司
都由海外华侨投资经营
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
这三大公司总资本合计约440万银元
在众多投身厦门建设的华侨中
其中陈嘉庚先生最为出名
陈嘉庚在新加坡经营实业起家
他认为“启迪民智,有助于革命,有助于救国”
爱国华侨陈嘉庚
▼
1913年起
他首先在自己的家乡集美半岛
筹办了集美小学
后又相继筹办了集美中学、师范学校
水产航海科、商科、女子师范
农业学校、国学专门学校等共十多所学校
集美学村,包括集美大学、集美中学、集美小学等
十多所学校
▼
陈嘉庚兴学史上另一座丰碑
就是厦门大学
现在厦大的群贤楼群、建南楼群
皆为陈嘉庚先生主持建设
其建筑风格也非常“嘉庚”
晨曦中的厦门大学全景
▼
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建筑立面
屋体受到西方审美影响
就地取材
用当地产的石材、红砖砌筑
设拱券外廊
厦门大学群贤楼校史馆
由陈嘉庚先生督造
▼
屋顶则采用传统宫殿式屋顶
木材构架、外铺琉璃瓦
飞檐起翘的流动曲线和艳丽色彩
又有闽南民居的特色
这便是”穿西装,戴斗笠“的
嘉庚风格
穿西装,戴斗笠的“建南大会堂
由陈嘉庚先生督造
▼
直至今日
面朝大海、背靠青山
拥有海景宿舍的厦大
依然是众多学子心目中的“最美大学”
坐拥鼓浪屿和厦大的厦门
也成为了中国早期文艺青年的“圣地”
鼓浪屿上岛船票一票难求
厦大食堂排队排成火车站售票厅
几乎成了厦门每个小长假的固定打开方式
可以说是现在一众网红城市的鼻祖
入夜后的厦门
既有老城区的静谧,又有新城区的繁华
▼
建国后
厦门发展的第二次浪潮
是在1980年10月
成为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
(深圳、珠海、汕头、厦门)
当然
如今除了深圳以外
珠海、汕头、厦门、海南
这些城市
谁还会提起它们特区的头衔呢?
厦门地处东南沿海,毗邻台湾
拥有天然良港
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被列为经济特区
应该说拥有了一定的 " 天时 " 和 " 地利 "
厦门为什么没有成为第二个深圳?
首先
深圳靠近香港,厦门靠近台湾
看似相同的地缘条件
却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
两岸长期以来无法直接“三通”
“这一湾浅浅的海峡”
某种意义上不亚于
王母娘娘划下的那条银河
其次就是厦门太“小”了
现在的厦门不仅是
福建九个地市中面积最小
还是全国副省级城市中
面积最小的城市
2020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
厦门面积排名最后
▼
这导致厦门在中国工商业快速发展的时候
没有足够的土地布局第二产业
也就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
这也是众多外资无法在厦门扎根的原因
第三个原因就是特区与特区之间
政策差距其实也很大
1980年
厦门正式设立经济特区
可是范围仅有湖里区西北的2.5平方公里
直至1984年
特区范围才扩展至整个厦门岛和鼓浪屿
(1982年于厦门特区范围内建成东渡码头,替代老和平码头成为当时厦门最主要的港口)
在“特区政策”的倾斜下
厦门岛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
其中,湖里区更是聚集了大批工业园区
电子和机械行业也成为
厦门的支柱产业
(戴尔中国、联想移动通信、宸鸿科技)
不过这也导致了“一市两法”
也就是说:
特区政策在厦门岛外是不适用的
岛内发展如欧洲
岛外发展似非洲
沙坡尾,厦门港的缘起之地
现在为厦门最大的创意市集平台,网红打卡地
▼
但是岛内面积实在有限
厦门的发展也因此受限
直到2010年国务院终于批准
厦门特区范围扩大至岛外的市区
厦门开始加速跨岛发展、全域发展
只不过
直到今日“岛内外一体化”也还未实现
面积仅有全市十分之一的“岛内”
却拥有全市50%的常住人口
别说游客了
市民都觉得挤
厦门岛内城中村,繁华而密集
▼
在教育上
厦门市排名前十的高中
有7所在岛内
在医疗上
除厦大附属第一医院的杏林分院
在集美区以外
其他所有三甲医院都在岛内
这也导致了厦门的房价两级分化
2021年厦门岛内二手房均价在5万3左右
岛外均价则是2万7
中间的差价够在长沙买两套房了
2020年厦门各区平均房价
▼
根据厦门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
2020年厦门城镇人均工资性收入为43901元
而厦门2020年的平均房价是49851元/㎡
也就是说
在厦门大部分人
一年都赚不到一个平方
再加上高昂的物价
导致厦门赚钱厦门花
一分别想带回家
对家里没矿的年轻人来说
厦门没有他们的家
厦门集美园博苑的月光环,厦门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
▼
虽然在北上广深
一年也不一定赚得到一个平方
可是从发展前景、就业机会、薪资待遇等方面来看
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几率
还是北上广深更大
漂都漂了
那又何必拘泥于厦门呢?
厦门集美新城,厦门的发展渐渐朝岛外驶去
▼
今天的厦门
凤凰花、木棉花
依旧火红四季
最美环岛马拉松跑道
年年活力四射
面朝大海、春暖花开
仍是全国人民养老、度假的好去处
厦门和平码头,老码头之一
对岸的雕像为郑成功雕像
▼
只是10年前
外地人只知厦门哪知省会福州
如今福州的发展已经追上来
而厦门的发展却好像后劲不足
厦门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八卦楼
▼
人口数量和质量
深刻地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发展
今天的厦门
又该如何解决高房价吓退人才的问题呢?
出品人:胡鹏飞
编辑:符峰 吴宝善
制图:陈璇 李斯伊
动效:童冲 汪志
校对:吴宝善
图片源自图虫创意,均以获得授权